| 返回恐龙博物馆首页  | 返回网站首页
 

情报(INFOrmation)

中文名称( Chinese )→ 鸭嘴龙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学名( Name )→ Hadrosaurus
发音( Pronounced )→ HAD-ruh-SAWR-us
含义( Meaning )→ 强健的恐龙  嘴巴象鸭子的恐龙

目( Order )→ Ornithischia 鸟臀目
亚目( Suborder )→ Genasauria 颌齿类
 Cerapoda 角足龙类
  Ornithopoda 鸟脚亚目
类(Infraorder)→ Euornithopoda 真鸟脚类
Iguanodontia 禽龙类
Euiguanodontia 真禽龙类
Dryomorpha 橡树龙类
  Ankylopollexia 直拇指龙类
   Styracosterna 硬棘龙类
超科(Super Family)→ Iguanodontoidea 禽龙超科
Hadrosauroidea 鸭嘴龙超科
科( Family )→ Hadrosauridae 鸭嘴龙科=真鸭嘴龙类
Euhadrosauria 真鸭嘴龙类=鸭嘴龙科
亚科( Subfamily )→   Hadrosaurinae 鸭嘴龙亚科
属( Genus )→ Hadrosaurus 鸭嘴龙
模式种( TYPE SPECIES )→ H. foulkii
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H. minor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 H. navajovius=Kritosaurus navajovius
H. mirabilis=Trachodon mirabilis
H. minor=Edmontosaurus annectens
H. milo=Thespesius occidentalis 
H. cavatus=H. minor 
H. cantabrigiensis=沼泽龙
H. breviceps=P. breviceps 
H. annectens=E. annectens
H. agilis=Claosaurus agilis
H. notabilis=Gryposaurus notabilis 
H. occidentalis=T. occidentalis 
H. paucidens=L. lambei 
H. perangulatus=D. pentagonus 

时代( Period )→ 白垩纪晚期 Campanian
分布( Found in )→ 美国新泽西州
发现地层( Stratum )→ ...

食性( Diet )→ 草食
典型状态( Length up to )→ 长7-10米
推测体重( Mass )→ ...

发现者( Discoverer )→ Leidy, 1858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Leidy, 1858

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A]鸭嘴龙是北美最早发掘纪录的一种恐龙。虽然它可能四足而行,大部份古生物学家相信所有的鸭嘴龙是以二足行走,使身体保持平行姿态,而尾部向后保持平衡。没有人再相信鸭嘴龙在水中生存,虽然有可能躲避霸王龙的攻击,但它偶而快速的游行逃脱。鸭嘴龙体型较爱德蒙脱龙稍小。鸭嘴龙是一种食草恐龙,喙吻部宽扁,极像鸭嘴。全长10米左右,后肢粗壮,脚宽大,用于行走;前肢细弱,好像一双小手。头骨很长,颌骨两侧长着菱形的牙齿,数量多达2000多个,被誉为恐龙世界的牙齿大户。它们的家族观念很强,成年恐龙会很好地保护它们的巢穴,并给幼龙喂食,直到它们长到能够自己出去觅食为止。

[B]鸭嘴龙科:单个的鸭嘴龙科恐龙的牙齿与禽龙科恐龙的牙齿非常相似,牙齿齿冠趋于加长。但是不同的是,鸭嘴龙科恐龙在每一侧的下颌骨上长有数百颗牙齿。这些牙齿通过骨组织牢固地连在一起,因而它们形成搓板状的切磨面,用来切碎由嘴前部的角质喙咬取到的食物。上下颌牙齿的这种构造可以对付较为坚硬的食物,例如多纤维的植物,甚至数枝。 

鸭嘴龙科的牙齿

单个牙齿是由牙本质和釉质所组成,具有釉质的表面呈典型的菱形,而且被一条纵向的棱分为多少有些对称的前后两部分。各个牙齿在边缘以及釉质表面的装饰上有所不同,有的光滑,有的具有瘤状的结节。在下颌牙齿齿列的舌面部分,暴露的具釉质的表面聚集在一起形成棋盘格式的面,一颗牙齿的齿根被后继的另一颗牙齿的齿冠完全隐藏起来。另一方面,在上颌牙齿齿列中,除了竖直一排的最末一颗牙齿以外,其余牙齿的釉质表面都被前面一颗牙齿的大部分所完全覆盖着,而且这里没有下牙那样的棋盘格式的面。 

下颌骨的舌面很薄,在化石保存中常常破碎,使得齿根部位暴露呈板状。而在上颌骨中没有这种现象出现。 

鸭嘴龙科恐龙每一列牙齿均弯曲,不象素食哺乳动物那样牙齿的咀嚼面垂直与牙齿的轴向,而是与牙齿的轴向倾斜。因此,上下牙齿的咀嚼面近于竖直而不是水平,因而牙齿的作用是剪切,而不是像马那样起磨碎作用。弯曲的齿列正好与相对应的这种齿列特点相配合,形成一个有效的取食机械。在齿列中,中部的牙齿比两端的牙齿都要大。 

从我们介绍的异齿龙科、棱齿龙科、禽龙科和鸭嘴龙科的上下颌构造及牙齿的结构可以看出,从原始的鸟脚类恐龙到进步的鸟脚类恐龙,从牙齿的形态上看,有这样的趋势:1、从前上颌骨长有牙齿到牙齿消失;2、牙齿数目由少到逐渐增多;3、牙齿釉质的分布由覆盖整个牙齿到转变为分布在一面(上牙在外侧面,下牙在内侧面);4、齿冠的形状由凿形转变到接近卵圆形再到拉长的菱形;5、上牙的初级棱由不发育到非常发育,表面上的细棱有多到少。这样的变化趋势证明,在从原始的鸟脚类恐龙到进步的鸟脚类恐龙的进化中,牙齿的功能在逐渐加强,表明了鸟脚类恐龙对环境适应能力增强的一个方面。 

化石写真(Fossil Pic.)

上图为皮肤印痕化石  下图为大腿骨

复原图(Restitute Pic.)

本站复原图(保留版权)(Copyrighted Restitute Pic.)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隐私政策 - 合作伙伴 - 相关法律 - 版权协定 - 转载政策 - 论坛BBS - 俱乐部
Copyright© 1998-2005 DINOSAUR.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