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四川侏罗纪恐龙化石极其丰富,但绝大部分化石是中、晚侏罗世的,如蜀龙动物群和马门溪龙动物群.1997年,周凤云等人在四川省珙县石碑乡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在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中发现了数量丰富保存完好的恐龙化石.经初步研究,这批化石属原始的蜥脚类和兽脚类,共有5条以上的完整或较完整的个体,是早侏罗世恐龙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化石产地交通位置略图 1,
地层 该恐龙化石产于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该组与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整合接触,由于这里缺失中侏罗统新田沟组,所以它与上覆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平行不整合,总厚354 m,由下而上分成4个岩性段: (1) 珍珠冲段.岩性以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次为灰色硅质细-中粒石英砂岩、粉砂岩.于下部砂岩中,产恐龙化石碎片,底部为含铁石英杂砂岩,夹褐铁矿结核.厚34 m. (2) 东岳庙段.以暗紫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灰黄色细粒-中粒岩屑石英砂岩.泥岩中含砂姜状钙质结核.中、上部泥岩中产丰富的原始的蜥脚类和兽脚类恐龙化石,以及瓣鳃化石和植物化石碎片.厚116 m. (3) 马鞍山段.砖红色、紫红色泥岩夹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含钙质结核.中、上部产恐龙化石碎片.厚170 m. (4) 大安寨段.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生物碎屑灰岩和粉砂岩,产瓣鳃化石,顶界面不平整,为一冲刷面.厚34 m. 2,标本记述及描述 材料 4个完全和不完全的骨架,其大小形态都非常相似.这些标本包括:2个右前上颌骨,近完全的左右下颌齿列.大量零散的牙齿;不完全的但分别关节的颈、背、荐、尾椎系列;完全的肩带、前肢、腰带、后肢和后脚.此外,还有分散的胸骨、背肋和腹肋. 产地与层位 四川省珙县石碑乡红沙村,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 前上颌骨 保存有2个前颌骨,它们的形态差别都不大,后方除了有发育的背突外,还有发育的后突,腹缘内侧可见3~4个牙槽. 牙齿 共有50多颗,分下列4种状态保存:(ⅰ) 左右两列牙齿相交成倒V形,齿尖均指向右方.左右各有12颗牙齿; (ⅱ) 10颗牙齿排成一列,齿尖指向同一方向; (ⅲ) 2个右前颌骨各有2颗牙齿; (ⅳ) 呈零散保存状况的有15颗牙齿.上述这些牙齿,都是典型的蜥脚类匙型齿.齿冠尖一般有些歪斜,不完全对称(图2),确切的齿式不太清楚.前颌齿3或4颗,上颌齿不详.下颌齿14~16颗.齿全高(齿冠和齿根)达10 cm,其中齿冠最高达4.15 cm,最宽可达2.2 cm.下颌齿最后的牙齿显著变小,齿冠高1.8 cm,宽0.84 cm. 石碑珙县龙牙齿(均原大) 脊椎 包括6个关节的中后颈椎、9个关节的背椎、6个关节的背椎、4个关节的背椎.3个关节的荐椎、3个和12个分别关节的尾椎.这些椎体按解剖学位置,它们是一个种——石碑珙县龙的成年和幼年的3个不同的个体. 颈椎 有6个彼此关节的颈椎,全长165 cm.各椎体宽度大大超过其高度.最后1个颈椎相当长,达30 cm.所有椎体属平凹型,后端比前端粗大.颈肋特别短小.每个颈椎的平均长度大致小于背椎的平均长度. 背椎 有代表2个个体的背椎,即9个、6个和4个分别彼此关节的背椎,其中以9个相互关节者保存较好.椎体平凹,中部强烈收缩,无侧凹,内部结构致密.神经棘直立,呈长方形宽板状,长度大于宽度,位于椎体上方的中后部.横突发育并向两侧水平延伸,副突较小,呈椭圆形.
石碑珙县龙的背椎
(a) 9个关节的背椎及背肋,×1/13.8;(b) 6个关节的背椎,×1/16.2 背肋和腹肋 背肋相当丰富,保存方式有2种: 一是与背椎关节,如与9个背椎关节(图3); 二是分散保存,无一定方向性.但无论那种情况,多数单个的背肋保存都相当好,双头.中部背肋最长,最大曲线长可达150 cm.腹肋比背肋小,不与椎体关节保存. 荐椎 保存在左右肠骨之间,共有3个,彼此愈合,双平型,中部收缩.神经棘窄但较粗壮,并向后倾斜. 尾椎 共有3组互相关节的尾椎,即前端的3个尾椎、前部的12个和中后部的8个.最前端3个椎体的中部收缩,较粗短且与荐椎相似.神经棘和横突均呈宽板状.整个椎体保存较差.12个相互关节的尾椎,保存很好.标本系侧向埋藏,右侧向上,双微凹型,中部强烈收缩,无侧凹.椎体内部结构致密,无明显的网格状构造.神经棘呈宽板状,稍向后斜,两侧薄.横突亦发育,宽板状,向外向上延伸.脉弧长大不分叉.第2和第3个脉弧全高分别为72 cm.
石碑珙县龙的尾椎
(a) 12个关节的近端尾椎.右侧视,×1/17;(b) 8个关节的中后部尾椎,左侧视,×1/10 肩带 包括肩胛骨和乌喙骨及紧接在之后的胸骨(图5).保存较好.整个肩胛骨都很薄.近端和远端显著扩张,中部变窄,并向后弯曲成规则的弧形.乌喙骨轮廓近半圆形,与肩胛骨较平直接触,未见乌喙孔.胸骨共有3对,每对大小不同,但其左右胸骨对称排列,呈近圆的菱形.它代表成年和幼年3个不同的个体.小胸骨为该个体的肩胛骨长度的38%,而大胸骨则为58%.
石碑珙县龙
(a) 左后肢骨;(b) 左后脚;(c) 大致关节的肩带,一对胸骨和前肢 前肢骨 肱骨有4个,其3个都与肩胛乌喙骨关节,三角嵴较发育.长度大致为股骨的80%.挠骨、尺骨标本比肱骨要差一些,其长度为肱骨的54%~65%,尺骨(不成年个体)为肱骨长度的60%. 前脚 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均无保存. 腰带 只有一个左右肠骨、耻骨、坐骨(只有近端),因风化厉害而保存不好.左肠骨后端钝,右肠骨后端浑圆.耻骨骨干宽,左右耻骨完全接触. 后肢 完整的后肢保存较好,包括股骨,胫骨、腓骨和后脚. 股骨 一个左股骨,与上述腰带关节,平直、板状,股骨头和骨干没有明显分界线.长115 cm. 胫骨腓骨 只有左后肢的胫腓骨保存,和其他蜥脚类的胫腓骨没什么显著区别.腓骨为股骨长度的66%,胫骨为股骨长度的61.7%.胫骨比较粗壮,远端两踝很发育. 后脚 材料有与后肢关节的左后脚,除第5耻骨缺失外,其他骨骼成份完整无缺.右后脚单独埋藏,缺失距骨与跟骨.其趾式为2,3,4,5,1.第1,2,3,4趾均具爪,即为四爪型的后脚,爪的背缘两侧无侧沟. 3,
鉴定与讨论 经初步研究,将珙县龙归入蜥脚类,有以下几点理由: (ⅰ) 牙齿较大,为典型的匙形齿; (ⅱ) 前肢按比例显著增长,它为后肢长度的70%~75%,属蜥脚类的比例范围; (ⅲ) 趾骨粗短,前端两侧不具侧窝.爪骨粗壮,背侧两边不具纵沟; (ⅳ) 按解剖学原理分析,其个体的全长约14 m (图6),超过已知原蜥脚类的长度.但是,珙县龙又与原蜥脚类有着显著的相似之处:(ⅰ) 前颌骨有发育的后突; (ⅱ) 荐前椎椎体内部结构结实,无网状构造,不具侧凹; (ⅲ) 脉弧不分叉; (ⅳ) 有腹肋; (ⅴ) 荐椎3个,并且彼此愈合; (ⅵ) 后脚趾式为2,3,4,5,1.此外,很短的颈肋、近长方形且直立而构造简单的颈椎和背椎神经棘,等等. 石碑珙县龙复原图,×1/100 总之,珙县龙既具蜥脚类的某些特征,又与原蜥脚类有不少共同点,是由原蜥脚类向蜥脚类进化的一种过渡类型. 在全世界,早侏罗世的恐龙化石也有所发现,如印度的Barapasaurus,津巴布韦的Vulcanodon,德国的Ohmdenosaurus等.以上各属,有的标本不多,有的已是典型的蜥脚类.因此,在时间上,它填补了由原蜥脚类向蜥脚类进化的空白,为探寻蜥脚类恐龙的起源与进化提供了重要的实际材料.在空间上,珙县地处川滇边陲的四川盆地南缘山地.四川盆地早侏罗世自流井组与滇中盆地早侏罗世下禄丰组的关系如何?这两套地层怎样对比?珙县恐龙动物群的发现及其与禄丰龙的对比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找到了途径. 珙县石碑地区早侏罗世的恐龙化石相当丰富,除上述蜥脚类珙县龙属的石碑种而外,还发掘出很多属于珙县龙属的肩胛骨、背椎、肠骨以及多达51节椎体的完整的尾椎系列,它们在形态与结构上都与石碑种有着显著的区别而应另建一个种.同时,还有丰富的兽脚类恐龙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