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恐龙经济调查

2011-01-30 01:47:27 来源: 新京报(北京)

特别策划

2011年年初,大型舞台剧《与恐龙同行》与北京观众擦肩而过,却在南京、上海成功演出。作为一名科学传播者和古生物爱好者,每念起此事,总不免扼腕叹息新知周刊的读者以及众多科学爱好者、古生物爱好者想必对此感同身受。

舞台剧《与恐龙同行》是根据同名纪录片改编的大型演出。而纪录片《与龙同行》则可以算作是科学纪录片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该片由BBC制作,共6集,1999年在英国上映。因为采取了电脑合成与模型重塑相结合的手法,该片一改往日古生物纪录片的作风,通过讲述恐龙主人公的故事构筑主线,复原了中生代的生态状况。后来,《与龙同行》登上美国探索频道。在华语世界,CCTV和香港无线明珠台都曾经播放过这部伟大的纪录片。由英国电影学院主持的“英国最伟大的100部电视节目”评选中,本片列第72位。它还获得了2000年艾美奖虚构性节目最佳音效、最佳长动画和最佳视觉特效三项大奖。舞台剧《与恐龙同行》同样鼎鼎大名,自2007年首演以来,它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的140个城市演出超过1200场,累计观众超过500万人。

这只是西方国家恐龙经济产业的一个缩影。美国和加拿大是目前世界上恐龙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它们借助自身“恐龙大国”的资源优势,开发与恐龙相关的各种地质学、古生物学文化产品,建造娱乐型博物馆和科学主题公园,从浅峡谷沉积断面、煤矿遗迹到恐龙博物馆,辐射各种文化、纪念产品,建立了立体的恐龙经济模式,让恐龙文化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而日本和英国,虽然其本土并没有大量的恐龙资源可以利用,但依然全力打造恐龙经济,制造了一系列优秀的恐龙文化范例。无论是美、加这样的恐龙资源大国,还是日、英这样资源不足,设法开拓的恐龙产业强国,揆其发展过程,都以恐龙文化基地作为基础。

中国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恐龙大国之一。据2009年的统计,我国出土的恐龙化石,已经超过150个种,位居世界第一。虽然是世界上拥有恐龙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受制于相对薄弱的文化产业,中国的恐龙经济却一直发展得不温不火。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硕士生、中国最畅销的恐龙作家邢立达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将中国的恐龙文化基地分为三个类型:以自贡恐龙博物馆为代表的遗址类博物馆模式、以常州中华恐龙园为代表的主题公园模式和以云南禄丰世界恐龙谷为代表的“博物馆+主题公园”模式。那么,这三种模式在中国的发展究竟如何,它们是否能振兴中国的恐龙经济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派出记者,走访了这三个恐龙文化基地,对中国的恐龙经济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我们还设法采访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恐龙经济样本,希望能够充当“他山之石”。

徐德芳

新知专题图文/本报记者 刘铮(除署名外)

本专题感谢:

邢立达(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古生物学硕士生)

东洋一(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馆长)

关谷透(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博士)

包含(“现代戏剧谷”艺术策划部经理)

作者:刘铮(除署名外)

真有香恐龙,不怕巷子深(图)

放眼世界,我们会发现,虽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恐龙资源,但仍然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如何欣赏和利用它们。下面,我们就以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和加拿大皇家泰勒博物馆为样本,观察一下,西方国家是如何成功操作恐龙经济的。

日本福井 自产不多,观众热情

在采访自贡恐龙博物馆时,记者遇到了来自日本的关谷透博士。他就曾经在日本著名的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工作过。关谷透说,和自贡恐龙博物馆一样,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也是集观光和研究功能为一体的恐龙博物馆。随后,记者联系上了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馆长东洋一,请他谈谈发展恐龙经济的日本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的恐龙文化产品是中国年轻一代的恐龙文化启蒙材料———上世纪90年代横扫电视荧屏的《恐龙特急克塞号》。

东洋一说,建设这座博物馆共耗资13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这里每年要接待大约50万名游客。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的成人票价是500日元,大约合人民币40元,儿童票和学生票分别是250日元(约合人民币20元)和400日元(约合人民币32元)。估算下来,该馆每年仅门票就有约合1650万元人民币的门票收入。要知道,福井全县只有超过80万的常住人口,所以这个恐龙博物馆对县里的经济很重要。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共展出47种恐龙骨骼化石,其中只有4种是日本产的。相比起来,自贡市人口超过300万,而自贡恐龙博物馆里有大量本地产的珍品,但每年接待的参观游客却只有几万到十几万人。

侏罗纪世界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展馆部经理王涛说,日本本土产的恐龙化石很少,但是日本民众对恐龙的热情比中国人要大得多。自贡恐龙博物馆长朱彬也表示,自贡的恐龙送到日本往往引发“轰动效应”。对于其中的原因,王涛表示这可能是因为那边的科普力度比我们大,或许是我们的社会发展水平没到人家那一步,如果到了那一步,中国人也会对恐龙更感兴趣的。

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让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该馆的出版物。记者虽然没有能够到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参观,但通过东洋一给记者寄来的展示说明书,也对这座博物馆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个说明书本身很精美,而从中也可以看出馆内的布置非常精美,每个恐龙骨架都配有形态逼真,色彩丰富的复原模型,有些复原模型甚至是原大的,和骨架“并肩同行”,显得极有气势。这也是日本善于学习北美大型恐龙博物馆的一个典型例证。

这里每年都会举办一个特别展,比如2010年7月9日到11月7日举办的“巨大蜥脚类恐龙展”,总占地700平方米,考虑到这里的常设展览室只有4500平方米,可见特别展还是相当大的。这个特展陈列了7具完整的恐龙骨架,展品数将近100件。记者曾经翻看这次“巨大蜥脚类恐龙特展”的手册,虽然只是特殊印刷品,但却做得像一本书一样精致,书中以大量的插图和文字,介绍了蜥脚类恐龙演化的全过程。而在记者探访过的常州、自贡和禄丰的恐龙展览地点,没有一个举办过类似的特别展,甚至连能够举办特展的场地都没有。

北美强势 皇家泰勒博物馆极尽豪华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物科学系硕士生邢立达向记者讲述了他对北美的恐龙博物馆的印象。邢立达说,北美有着数座世界级的恐龙博物馆,其中最出彩的是加拿大皇家泰勒博物馆。

皇家泰勒博物馆位于阿尔伯塔省的德兰赫勒。德兰赫勒是一个人口不足8000人的小镇,而每年到此一睹恐龙风采的各地游客却高达50万人次!该博物馆建于当年第一次发现恐龙的化石点,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恐龙博物馆”。皇家泰勒博物馆占地121.4亩,主展览馆达11200平方米。在史前展示区,陈列着800多件古生物骨骼标本和30件复制品———每件看1分钟,可以看上13个小时!博物馆墙上以近200米宽的场景壁画做背景,另外还有一个可容纳200位观众的多媒体剧院。

博物馆还具备很强的科研力量。邢立达表示,馆研结合,在北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中国却颇为力不从心。馆研结合的好处并非仅仅在于学术水准的提高,而是可以通过科研来吸引眼球,甚至有的游客就是冲着这里的恐龙大师而来探访。

“而且,也只有当专家真正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与展品陈列中之后,才能使得这些宝物真正绽放出自身的光芒,某种恐龙的特征才能得到体现。这些是展览设计师和部门领导万万做不到的。”邢立达说,“而中国恰是展览设计师和领导在发力,各种遗憾层出不穷,比如某馆建馆时,直接把硕大的承力柱打在恐龙化石剖面上,施工时竟然破坏了一个极为珍贵的恐龙头骨。这种悲剧,北美是断然不可发生的。”

与国内一些新博物馆相比,北美的恐龙或自然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多半有点陈旧寒碜,但里面的展品与设备却是半年一小变,一年一大变!展品强调知识性,经典性,所谓的“互动”反倒并非必要。邢立达说:“2009年我陪同美国同行在中国参观几个馆,他最大的感叹就是‘除了恐龙,怎么都一样?大江南北,一样的触摸屏,一样的低幼恐龙游戏……’”

由于经济的高度发达,北美洲目前已发展出完整的恐龙产业。恐龙产业改变了恐龙在美国、加拿大民众心中的定义,恐龙化石不再只是化石,它变成了一种想象的寄托、娱乐的图腾,甚至于还在教育、出版、娱乐、工程技术上创造出实际的就业机会。这正是北美不需要“乐园”的支持就可以搞出赚大钱的博物馆的原因。反观眼下的中国,各地都在设法搞“恐龙乐园”,希望复制常州、禄丰的模式。但邢立达认为,这反而可能造成低效益的重复建设。

高端产业 CG和机械是超级利器

无论如何从恐龙化石遗址开始发力,都只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在恐龙经济中,也有更高端的。在英国———这个曾经出现过查理德·欧文这种古生物大师的国度———虽然恐龙化石资源并不十分丰富,但却抢占了恐龙经济的至高点。1999年,英国BBC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与龙同行》横空出世。这部纪录片大量使用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动画技术,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上平均每分钟造价最高的纪录片。《与龙同行》在BBC刚一播出,就引起了巨大轰动。在2000年由英国电影学院选出的“100个最伟大英国电视节目”中,《与龙同行》排名第72。并在当年摘得三项艾美奖。后来,BBC又依托这一热潮陆续推出了《与巨兽同行》、《与怪兽同行》、《海怪》等系列节目,相关图书及影像制品也卖得十分火爆。2010年,BBC投资4000万英磅(约合6300万美元)将《与龙同行》改拍成电影。BBC还在世界各地举办《与龙同行》相关展览,更授权澳大利亚Creature Production公司将其实体化,这就是《与恐龙同行·震撼舞台》大型演出。

无论是电脑动画,还是巨大的机械恐龙,都体现高精尖的技术和人的创造力。相比起来,我国各个恐龙博物馆中播放的自制电脑动画,看起来都非常粗糙幼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好的东西在悄悄萌芽。去年7月1日到10月7日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举办的“探梦恐龙岛主题乐园”中,记者看到了中国公司组织制作的仿真机械恐龙,虽然仿真度和动感效果都远远逊色于《与恐龙同行·震撼舞台》的恐龙演员,但那些恐龙终究不再只是包了橡胶的铁杆,在曲轴连杆的带动下做突兀的运动,而是胸廓能随着呼吸起伏,脖子能做轻柔运动的“机械动物”。

经过将近100年科学家的不断发掘,中国终于成为了世界恐龙资源第一大国,而中国的恐龙经济,也已经艰难起步。

 

Number of Visits:
Copyright© 1998-2010 Xinglid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