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出版一直是我们最关注的领域之一,岁末回首,我们欣喜地发现,2010年的科普读物有许多亮点值得称道。相对于某些出版领域的喧嚣与浮躁,科普出版更像是一方净土,默默耕耘和开放着美丽迷人的科学之花。
□本报记者 杨新美
水涨船高的少儿科普读物
每逢周末,各大书店的科普书架边多了一群高矮不一的孩子,他们或是在书架前浏览寻觅,或是坐在地上捧着自己喜爱的书旁若无人地阅读着;“开卷”的科普类畅销书排行榜上,少儿科普书更是频频跻身于榜单前几名。
一切迹象都预示着,少儿科普图书的市场大有前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这匹近几年里脱颖而出的“黑马”,今年就将目标人群从成人转向了中小学生,并引进了一套被誉为法国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的科普读物——“问不倒”丛书。这套书在短时间内就牢牢地抓住了孩子、家长甚至教育者的目光。这套丛书是在法国小学生中推广10年的“动手做”项目暨《科学的种子》的10年精华版。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各出版社根据不同年龄读者开始分割少儿科普译著这块不大的蛋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美国国家地理·少年儿童版”丛书就根据儿童年龄层次细分内容。该丛书是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面向6~14岁少年儿童所办杂志NG KIDS精选而来。因此其理所当然地秉承《国家地理》杂志的一贯风格——用精美图片展现了大自然的精彩瞬间。还有意识地采用了分级阅读的设计,针对学龄前后的儿童,根据年龄、识字量以及阅读能力等标准将丛书分为预备级、1级、2级、3级、4级。这种贴心的设计,让孩子与家长一同阅读时,能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里一点一滴地去探索阅读的乐趣。
这些引进的科普图书在给国内的孩子们提供科学知识和新视角的同时,也是在给国内教育界、科普界展示国外如何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但它们毕竟是“舶来品”,为努力打造本土儿童科普读物,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踏上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旅程。其中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的《元素家族》、《元素世界》和湖南科技出版社推出的《聊聊狭义相对论》都是由在校大学生执笔,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元爷爷带你游星空》则是由北京天文馆编导刘茜采用游记形式撰写的。
博物视角看世界
在博物学渐渐淡出前沿科学的今天,亚里士多德、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的科普巨匠J.H.法布尔、现代进化论先驱者之一布丰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博物学家却从未淡出历史的舞台。
在我国的科普经典著作中,法布尔的传世著作《昆虫记》总是频频出现,在不同时期由不同出版社、以不同的形式再版。而与其不相上下的是,布封花40年时间写就的长达36卷的《自然史》。今年,布封的这部皇皇巨制在译林出版社这个“魔术师”手里变成了一本浓缩本,不仅为我们展示布封在博物学取得的累累硕果,还通过布封的一篇名为《论风格》的演讲词和埃罗·德·塞歇尔的一篇名为《拜访布封——蒙巴尔之行》的日记,将这位逝去几百年的老博物学家怪诞的生活习性、严谨的治学态度、超人的天赋都一一真实再现。经典著作传承至今意味着它经过时间锤炼而沉淀下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郭宏安说,热爱科学的人可以在阅读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喜欢文学的人可以在欣赏中得到科学的熏陶。
在西方,现在依旧有着为数可观的科学家致力做一个博物学家,写博物学著作。如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查德·福提的《生命简史》在出版13年后传入中国,让我们看到今天的西方科学家依然秉持着博物学的精神,踏入原始森林作研究,亲笔写出作品向我们传递珍爱生命、敬畏自然的道理。
国内,在博物学逐渐没落的今天,当北京大学社会系教授郑也夫暗自感叹:“说不定威尔逊就是最后的博物学家,他的《社会生物学》和《蚂蚁》就是华丽而凄美的天鹅绝唱”时,一本由科学松鼠会“光芒阅读”工作室推出的图书《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让我们发现“博物学在中国仍有自己的传人”。合写此书的四位作者有着共性:他们都是生物学专业人士;他们酷爱科普工作,并因为擅长解读动物或植物知识而写出不少妙趣横生的科普文章。
在中国国家地理青春版《博物》杂志的首页,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如是说:“沿博物之路拥抱大千世界。”正如刘华杰所说,无论是几个世纪前的博物学家所写的博物志,抑或是如今初露“尖尖角”的科普写手笔下的文字,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看世界的新视角,都让我们对大自然中每一个角色有了新的认识,而不再是显微镜下、试管里观察到的冷漠数据。
高端科普书何去何从
高端科普译丛一直被视为科普出版的阳春白雪,因为书中艰涩高深的学术词语、不可避免的公式,让普通大众敬而远之。而今年,一本厚重的《DNA:生命的秘密》却打破了这个规律。原因在于为我们讲述DNA故事的人,正是被誉为人类“DNA之父”的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与其他科学家不一样,沃森尤为亲民,很知道如何来吸引大众的眼球,懂得利用传播媒介、名人来包装科学,使大众乐于接受科学知识。在沃森看来,普通百姓与科学家之间的鸿沟,可能对科学研究造成更多的负面因素。
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盗火者译丛”曾是科普读物的一个重要品牌,但自从2009年起就再没有新“成员”加入其中。迄今为止,这类高端科普译丛就只剩下了“哲人石”系列丛书、“世纪人文”系列、“第一推动”丛书等寥寥几套,敢于顶着赔钱的风险出版这类丛书的也仅有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和湖南科技出版社等几家科普出版的重镇。
在今年年初刚度过10岁生日的“哲人石”丛书举行的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绶琯、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胡亚东、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刘兵、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吴国盛等纷纷寄语:“‘哲人石’丛书一路10年走来,推出诸多时代感强、感染力深的科普精品,引领了科学文化出版的方向,实现了‘立足当代科学前沿,彰显当代科技名家,绍介当代科学思潮,激扬科技创新精神’的出版宗旨”,“单就‘哲人石’这套书本身,就可以成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在科学文化领域不可摧毁的纪念碑”……但近年来,随着市场压力的不断增加,“哲人石”与“世纪人文”系列也逐渐减少出版数量。
湖南科技出版社的“第一推动”丛书也逃脱不了缩减出版品种的命运,只出版了《生命的语言》和《第二自然》、《黑洞战争》、《存在之青》四本。虽然该社今年还推出了新的“彩虹书吧”和“科学源流译丛”书系,但策划编辑吴炜表示,他们出版的科普书品种是增加了,但是单品的销量却下降了,利润越来越少,越来越无法继续坚持下去。
老少咸宜的恐龙科普读物
“12月初,中美古生物学者宣称,在山东省与江苏省交界的马陵山脉,发现了多个恐龙足迹群,约60个足迹分布在至少4个化石点。”随着这篇《马陵山足迹:一场史前追击战》一起登上《科学时报》12月16日头版的还有一张再现了恐龙形态、还原了场景的复原图。
现实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亲眼见过活恐龙,而不同的书籍中对恐龙的种类、科目、体型、颜色却是众说纷纭。可究竟如何根据一个模糊不清、被风化的恐龙脚印复原出?
今年有一本《恐龙足迹——追寻亿万年前的神秘印记》为我们释疑解惑。这本国内首本以恐龙足迹为研究对象的原创科普书,出自科学松鼠会资深“松鼠”、青年恐龙研究者邢立达以及两位世界级恐龙复原图画师赵闯、张宗达之手。
邢立达是一位“80后”“恐龙达人”,科学松鼠会创始人姬十三称赞他“占据了中国恐龙科普的半壁江山” 。他十几岁开始自费跟专家进行野外考察,上高中时开办的“恐龙网”成为中国古生物学的“门户网站”(后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收编改版为“中国古生物网”)。几年前他开始痴迷于恐龙足迹研究,甚至都有些走火入魔了。踏足国内诸多足迹化石点之后,他于去年到加拿大留学攻读古生物学硕士,更是将自己探寻的足迹踏上了美洲大陆。在《恐龙足迹》中,他以世界各个主要的足迹化石点的足迹研究为基础,绘制出四五十幅大场景的恐龙的生活复原图。
迷人的科学人生
奥本海默,他领导的科研队伍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被誉为“美国的普罗米修斯”;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今年,他们传记的出版,为科学家传记读物增添了一抹亮色。
由译林出版社引进出版的《奥本海默传》生动勾画出了一位杰出的、充满抱负的、复杂的、有缺点的人物形象,为读者们解开了他的神秘性格。该书不再只是从侧面或是外表去塑造这一传奇人物,更注重细节和事实。因此该书被《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评论为奥本海默传的“第一本完整传记”。
而有关钱学森的传记,今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两本书:由知名作家叶永烈撰著的《钱学森》,以及与中央电视台六集传记电视纪录片《钱学森》同名的图书。前者图文并茂,首次公布了钱学森诸多鲜为人知的照片,甚至包括钱学森本人在美国拍摄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钱学森个人的传记,也是中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的发展史,是中国作为大国并迈向强国的崛起史。而后者则依据中央电视台六集传记电视纪录片的编排,全书除了是对中央电视台六集传记电视纪录片的真实再现之外,书中的导演手记和后记等相关内容还揭示了摄制组在采访中的一些幕后花絮和所见、所感和所思,将“告诉你一个不为人所知的钱学森”。
科学出版社今年则出版了《柯召传》、《陆元九传》、《贝时璋传》、《葛庭燧传》等4部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作品,向我们展现了一代科学家的命运轨迹。
从这些科学家的传记中,我们看到科学家的良知,看到了科学家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看到了他们不求名利、一心报效国家的境界……
科学史高地上的新旗帜
迄今为止,发源于西方的科学史学科已经走过了100多个春秋,西方学者利用自己的语言和资料优势,产出了浩如烟海的优秀研究成果。而在中国科学史学科也不过刚建立20多个年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卜天说:“西方科学史领域的书籍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最稀缺的品种之一,优秀出版物更是凤毛麟角。”而有关西方科学史的丛书更是屈指可数。例如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国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大学科技史与科技哲学”丛书,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通史《剑桥科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的10本“剑桥科学史”丛书等。
考虑到西方科学史图书在国内极为稀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了“科学源流译丛”,其主要收入西方科学史方面的书,计划推出50种,已确定的书有近20种。今年首批推出了3本,分别是荷兰科学史家E.J.戴克斯特霍伊斯的《世界图景的机械化》、美国科学史家爱德华·格兰特的《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以及美国科学史家I.B.科恩的《新物理学的诞生》。
吴国盛认为:“这套丛书(科学源流译丛)的陆续出版可能会形成西方科学史译著的一块高地。”但参与这项科学史文化工程的学者却寥寥无几。众所周知,现在学术翻译门槛高、稿费低,翻译也不算学术成果。担任丛书主编的张卜天坦言,要完成这一出版计划,需要出版社的重视和支持,也需要更多优秀译者参与进来。
比较而言,大象出版社的多卷本通史《剑桥科学史》的出版显得相对顺利一些。至少《古代科学》、《中世纪科学》、《现代生物科学和地球科学》、《国家和国际语境下的现代科学》尚在撰写者的襁褓之中,而国内《现代社会科学》和《18世纪科学》也分别于2008年和今年顺利出版,《近代早期科学》、《现代物理科学和数学科学》已经找到合适的译者正在翻译过程中。但《18世纪科学》的译者方在庆介绍,翻译是出版丛书的一大困难,他翻译《18世纪科学》前后共耗时7年多。
既然困难重重,为何大家都还要付出心血在这些不得名不得利的事情上?或许正如“科学源流译丛”序言中所说:“对现代性的反思紧迫而又艰难。”而在张卜天看来,西方科学史能“促进对现代性和西方文化的理解”;在屡屡都想放弃翻译工作的方在庆看来,有责任让更多人了解18世纪科学史中那些被忽视、迟到的“科学革命”……
环保书——自我救赎之路
15年前,一篇名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争论,前瞻性地为中国敲响了人口和粮食危机的警钟。而今年,这篇文章的作者、著名环境运动的宗师莱斯特·布朗给中国带来了他的最新著作《B模式4.0》,更是对传统的、现行的一次性的经济模式进行无情的客观反思。
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1件小事》则让我们切身感受到,拯救地球,并非需要身怀绝技,而只要举手之劳就可以。如我们家里、办公室的饮水机只是在想要喝水之前打开,相比24小时加热,可节电80%以上,同时也减少因饮水机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400千克/年。
《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1件小事》并不是一本新书,是早在10年前就出版过的《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的修订版。旧版书的内容曾被北京市第25中学的陈浩宇老师纳入了德育课的教材中,甚至旧版书还被柏林禅寺全部拆开复印以后贴在庙里作为面向游人和朝拜者的环保宣传材料。
无论是学术意味浓郁的《B模式4.0》,还是大众科普书《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1件小事》,无非都是在告诫我们,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力量很有限,但是如果每个人能做到坚持发挥自己的小小的力量就能拥有滴水穿石的能力,改善我们周遭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