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然》杂志画封面
“远古翔兽”复原图制作手记
 发布时间: 2006-12-18 10:54 新京报

  12月14日,《自然》杂志刊登美国纽约自然史博物馆孟津和中国中科院古脊椎所胡耀明、王元青、汪筱林和李传夔撰写的论文《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一滑翔的哺乳动物》。该期《自然》同时以本报专栏作家、中科院古脊椎所古生物网总编邢立达和中国恐龙网画师赵闯合作的“远古翔兽”复原图作为封面。这是中国画师制作的古生物

 复原图首次登上《自然》杂志的封面,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外国画师垄断中国古生物题材复原图制作的历史。

  修改了又修改

  2006年9月5日,我接到通知,此前汪筱林研究员关于飞行的哺乳动物文章被《自然》杂志正式接受,将由我来负责绘制复原图。

  此前,我已经给古脊椎所的老师们做过多次复原,但屡次冲击《自然》、《科学》这两大顶级科学杂志的封面都未得成功。机会再次降临,我自然跃跃欲试。我同论文第一作者孟津取得联系,了解交待了翔兽的绘图事项,并获得化石照片、轮廓图和素描复原资料。

  随后与赵闯开始绘制复原图的合作。

  复原的第一步工作是绘制草图。据推断,翔兽很可能是夜行动物。所以我们要以傍晚为时间背景。同时,翔兽的轮廓也大致成形:长12至14cm,方头、长尾,前后肢之间有皮膜。但我们首批草图却暴露出许多硬伤,比如四肢的形态过于进步,皮膜尺寸形状明显不对等等。经过与孟津的反复沟通后,我们对草图进行多次修改,终于确定下比较理想的构图。

  最终构图上有两只翔兽,这样可以从两个侧面展现翔兽所有的较明显的特征:包括其极特殊的牙齿造型在张嘴、闭嘴时的不同形态,运动与静止时四肢的形状,皮膜张开和收拢时的具体形状以及动物正面和背面的基本轮廓。

  构图完成之后我们开始绘制素描稿。优秀的复原图关键在于动物形体比例精准、细节丰富,为了使翔兽的形象尽可能准确,赵闯依据翔兽的骨骼测量数据绘制了比例轮廓图,我则绘制了翔兽头部细节素描。在这个关键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听取孟津的专业意见:翔兽是一种特殊的食虫类动物,它的犬齿增大,下颌联合部较深,区别于其他中生代哺乳动物,接近食虫类蝙蝠的下颌。

  放弃绘制花纹

  复原图最后的阶段是上色。

  我们先要确定画面的整体色调。虽然翔兽主要在傍晚活动,但我们不想直接描绘落日的场景,那不如刚刚入夜时生动。

  再加上我们考虑到与红黄色的落日场面相比,深色的画面更利于杂志封面使用,所以最终将复原图的背景处理成深蓝色,天空中繁星点点,残阳只留一丝余晖,微弱的橙色从读者的方向进入画面,把翔兽照亮。

  图中两只翔兽的上色则比较顺利。翔兽是最早带有毛发的哺乳动物之一。一般来说,比较原始的哺乳动物,毛发的花纹比较单调,而较进步的类型花纹就会较特化。因此,我们只对翔兽的毛发色调花纹做了简单处理。

  在此过程中,我们曾想过为翔兽配上如蜜袋鼯或者金花鼠般的美丽花纹。

  但经过几次尝试,我们放弃了这一想法。因为我们发现花纹破坏了画面的色调,更破坏了画中动物的轮廓和结构,让画面看起来很不协调。最后,我们只是淡淡地在其背部和尾部做了些简单装饰。

  最后,大配角,供应翔兽攀爬的树登场了。孟津建议画成松或银杏。我们首先试用的是松树。但这种树树皮太过粗糙,破坏画面的细腻,而且画面中的松针也显得很不和谐。于是我们决定改换成银杏。但画上的银杏却受到了批评。孟津在最后定稿时来信要求更正银杏叶,因为侏罗纪的银杏叶有多个开裂,显掌形,与现在扇形的银杏叶完全不同。

  漫长的等待

  发稿完成后便是漫长的等待,最初孟津预计论文可能会在10月18至21日北美古脊椎动物学年会开会的那一周刊出。但为了上杂志封面,论文就被压了下来,拖到了12月14日。所幸功夫不负苦心人,图片终于如愿以偿登上封面,并广受好评。

  现在重看这张复原图,还是觉得图片有种种不足,依然有许多可以修正与补充的细节。赵闯说:“我总觉得自己实在有愧于这个殊荣,我只是个稚嫩的孩子跟着大家的指引,循着大家的足迹跌跌撞撞地走下来。”我们希望自己不成熟的绘画能慢慢地成长起来,为中国古生物事业的发展以及古生物知识的普及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邢立达(中国古生物网主编本报专栏作家)

Number of Visits:
Copyright© 1998-2010 Xinglid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