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达博士 (Dr. Lida Xing

邢立达博士,副教授
   
xinglida@gmail.com
1982年8月生,广东潮州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地质微生物与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 原: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团队固定成员

古生物学者, 主要从事古脊椎动物研究工作,涉及遗迹学、机器学习、系统分类学、古生态学、形态功能学、古病理学等诸多领域。詹姆斯·李·威尔逊奖得主,任教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自然资源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库成员,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资助探险家,台北市立大学荣誉教授, 自贡恐龙博物馆特聘研究员,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琥珀研究中心副主任。高中时期便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恐龙网站。先后在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取得古生物学硕士、博士学位,硕士阶段师从权威古生物学家Philip J. Currie院士(电影侏罗纪公园主角原型)和徐星院士,博士阶段师从张建平教授和李大庆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美国国家地理科学与探索项目等项目多项。

2013年发现中国首例恐龙游泳足迹化石,2016年发现全球首例琥珀中的恐龙,为当年全球最受媒体关注的科学发现之一。2017年获得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六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18年获得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非凡贡献人物”奖。2020年,获美国沉积地质学协会(Society for Sedimentary Geology,SEPM)颁发的詹姆斯·李·威尔逊奖(James Lee Wilson Award)*。2021年发现福建首例恐龙记录,以及全球最完整恐龙胚胎“英良贝贝”。

科普作家,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与翻译了近百本古生物科普书籍,如《邢立达恐龙手记》、《邢立达给孩子的恐龙饕宴》、《美国国家地理儿童恐龙终极百科》、《普林斯顿恐龙大图鉴》等,并多次接受CCTV等国内外媒体频道 采访,并在《开讲啦》等节目为公众介绍古生物知识。

【更多媒体报道           【实验室成员】          【粉丝俱乐部】          【超级小玛丽计划】          【简介】          【 命名物种】          【 研学】


【社会兼职】

  1. 自贡恐龙博物馆(侏罗纪地层与古生物研究中心、川渝共建古生物与古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2024
  2. 恐龙奥秘科学馆(Dinosaur Odyssey Science Museum)&恐龙奥秘博物馆(Dinosaur Odyssey Museum)馆长
  3. 中国古生物学会 科普工作委员会 委员 202407
  4.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第三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 委员 202302
  5.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青少年全媒体科普专项基金 管委会副主任
  6.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化石科普工作专业委员会 委员
  7.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中宝协)琥珀分会 高级顾问 202101
  8. 北京市海淀区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新联会)网络知名人士分会 副会长
  9. 北京市通州区 新的社会阶层网络知名人士联谊会 会员
  10. 台湾省台北市立大学 荣誉教授
  11. 云南省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 琥珀研究中心 副主任
  12. 福建英良自然历史博物馆 客座研究员
  13. 广东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 客座研究员
  14. 广东德煦古生物研究所 客座首席研究员

【研究领域】

  1. 中生代四足类遗迹化石及其古生态、古环境、古地理学意义。
  2. 中生代恐龙等脊椎动物的骨骼形态学,形态功能学与古病理学。
  3. 中生代琥珀脊椎动物及其它相关的生物包裹体。
  4. 恐龙数字化与基于此的知识体系重构。

【授课】

  1. 新生研讨课(课程号:IS010106):恐龙学的革命
  2. 公选课(课程号:GS010039):古脊椎动物演化史
  3. 公选课(课程号:GS010011):生命起源与演化史
     

【招生】

  1. 学术型博士: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2. 学术型博士:070909 地球生物学
  3. 学术型硕士: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01演化生物学,02综合地层学
  4. 专业型硕士:085217 地质工程:05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专业活动】

  1. Biosis: Biological Systems 《生物学:生物系统》主编(2023–)
  2. Biosis: Biological Systems 《生物学:生物系统》编委(2019–2023)
  3. Palaeoentomology 《古昆虫学》编委(2019–)
  4. Elsevier《古地理学报》(英文版)(SCI)编委(2017–)
  5. Elsevier《白垩纪研究》(SCI)编委(2016–)
  6.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核心)青年编委(2023–)
  1. 台北市立大学理学院 名誉教授(2017–)
  2. 中国云南 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琥珀研究中心 副主任(2016–)
  3. 中国广东德煦古生物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13–)
  4.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远征协会 资助探险家(2015–2019)
  5.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平区古生物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12–2019)
  6.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不倒翁岭世界地质公园科学顾问(2012–2016)

【会议报告】

  1. 2024年9月24日,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第17 次学术年会,大会报告,云南中生代四足类足迹综述
  2. 2024年8月22日,安徽省古生物与地质遗迹学会 江苏省古生物学会 2024 年学术年会,大会主旨报告,中国福建晚白垩世大型恐爪龙类足迹研究
  3. 2024年5月12日,应保加利亚教育和科学部邀请,于5月8日至12日访保,并在第14届索非亚科学节上做了题为《我们如何追踪恐龙》的讲座,受到保学者和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
  4. 2023年11月3-5日,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2023化石保护研讨会,大会主题报告,新媒体模态下古生物科普的开展与正反馈
  5. 2023年10月18-19日,首届福建地质古生物科普论坛暨中国石材产业与地学融合发展南安研讨会,福建南安,大会主题报告,福建上杭龙翔恐龙足迹群的发现
  6. 2023年5月21日,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主题报告,恐龙学的革命
  7. 2022年11月3日, 第二届自然文化高端论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会主题报告"新媒体模态下古生物科普的开展与正反馈"
  8. 2022年8月25-28日,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发现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四川自贡,自贡恐龙博物馆,大会分会场报告“中华传统文化对恐龙足迹认知之初探”
  9. 2022年5月24-27日, 中国古生物学会三十届学术年会会议,大会(线上)报告"中国福建晚白垩世大型恐龙足迹群研究"
  10. 2022年2月19日, Global Interactions with 3D Digital Dinosaur Fossils,Gunm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Gunma, Japan),大会(线上)报告"Deep-time Digital Earth (DDE) Digit Dinosaur"
  11. 2020年12月15日,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2020化石保护研讨会,大会(线上)报告 ,“社交媒体助力古生物学科普与新发现”
  12. 2019年11月18-19日,第一届亚洲古生物学大会及中国古生物学会90周年纪念(北京),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分会场报告“The records of the Late Triassic Tetrapoda tracks in China”
  13. 2019年4月7-13日,第八届国际古昆虫、节肢动物和琥珀大会,多米尼加共和国首都圣多明各,大会报告“Vertebrate records in Cretaceous Burmese amber”
  14. 2018年12月7-8日,第三届全国生物系统学学术论坛(北京),北京胜利饭店,大会主题报告“打开时光胶囊:缅北晚白垩世琥珀脊椎动物群研究”
  15. 2018年11月10-12日,第16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合肥),大会主题报告“缅甸白垩纪琥珀中的脊椎动物群及古环境”;硕士生丑春永“山东新沂马陵山恐龙足迹新知及恐龙足迹对民间传说的影响”
  16. 2018年10月-21-24日,第五届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北京),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分会场主题报告“中国早白垩世恐龙及其他四足类足迹”
  17. 2018年9月17-19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郑州),河南省郑州市,分会场召集人 (S19: 遗迹化石研究的新进展与机遇)与主题报告“中国西南恐龙足迹群及其生态学意义”
  18. 2016年,第二届古生物学青年学者论坛(北京),主题报告
  19. 2012年,召集中国重庆•綦江 国际恐龙足迹学术研讨会,大会主题报告

【获奖及荣誉】

  • 2024年,9月29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2024年度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短篇科普作品,邢立达《第一次见到恐龙》《七彩语文》杂志
  • 2024年,微博(weibo.com) 微博2024最具影响力科普大V
  • 2023年,获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青年知播”称号
  • 2023年,入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十八届“我爱我师”十佳教师
  • 2023年,微博(weibo.com)年度 微博2022最具影响力科普大V
  • 2021年,微博(weibo.com)年度 微博最具商业价值科学科普大V
  • 2020年,获第六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 之 青年短篇科普佳作类 金奖
  • 2020年,获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科普奖--人物奖(共五名)
  • 2020年,微博(weibo.com)影响力十大科普大V
  • 2020年,琥珀 中的鸟足论文被评为Nature集团旗下Scientific Reports期刊2019年的TOP 100热门文章。
  • 2020年,5月15日,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发布2019年度爱阅童书100,即为适合 6-12岁儿童阅读的100本优秀童书,《追踪中国恐龙》入选。
  • 2020年,获美国沉积地质学协会(Society for Sedimentary Geology,SEPM)颁发的詹姆斯·李·威尔逊奖(James Lee Wilson Award)。詹姆斯·李·威尔逊是当代享有盛誉的著名沉积学家,在碳酸盐岩沉积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该奖创立于1997年,颁给那些在沉积地质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青年科学家,这也是该奖项首次颁发给中国人。
  • 2019年,获菠萝科学奖(Pineapple Science Award,浙江省科技馆和果壳网联合创办)生物学奖,“恐龙也会得颈椎病”。
  • 2019年,微博(weibo.com)影响力十大科普大V
  • 2019年,琥珀蛙(Electrorana limoae)论文被评为Nature集团旗下Scientific Reports期刊2018年的TOP 100热门文章。
  • 2019年,入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求真学人”人才支持计划
  • 2018年,获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平凡化石故事·非凡贡献人物”(1998-2018)的“非凡贡献人物”奖(全国十名)
  • 2017年,微博(weibo.com)影响力十大科学大V
  • 2017年,《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年度十佳审稿人
  • 2017年,入选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指导,知社学术圈推出的2017中国新锐科技人物。
  • 2017年,恐龙琥珀论文 在当年全球数百万篇论文Altmetric指数排名第八
  • 2017年,入选由五粮液冠名《南方人物周刊》发布的中国青年领袖(青年力量)榜单(柯蓝、潘粤明、丁宁、龚琳娜、邬建安、双雪涛、路阳、戴威、陈少杰、唐克扬、邢立达以及王奕鸥)
  • 2017年,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六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 2017年,恐龙琥珀论文 入选列入“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位居地球科学领域榜首
  • 2017年,恐龙琥珀论文 入选细胞(Cell)出版社2016中国年度论文(六篇之一)
  • 2017年,恐龙琥珀论文 入选中国古生物学会 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 2016年,恐龙琥珀论文 被美国国家地理学会选为2016年六项重大科学发现(排名第二)
  • 2016年,《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年度十佳审稿人
  • 2016年,山东大盛群早白垩世恐龙足迹群一文(2013)获《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2014–2016年度最高引前五名
  •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级优秀毕业生
  •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五四”评优五四奖章
  • 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全国二十名)
  • 2016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 2015年,全国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 《四川地质公园科普读物·世界地质公园卷》(排名第2)
  •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十佳研究生(排名第一)
  • 2015年,中国地质学会 2015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徐星,郑晓廷,舒克文,王孝理,邢立达,王岩,张晓梅,邹晶梅,张福成,泮燕红)
  • 2015年,北京市三好学生
  • 2015年,李四光基金会 李四光优秀学生奖(排名第一)
  • 2015年,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2014年,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2012年,编著的《翼龙大传》(航空工业出版社)获得第二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优秀奖
  • 2011年,编著的《恐龙足迹》(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获得2010年度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
  • 2010年,编著的《化石真相》(航空工业出版社)获第一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提名奖

【科研项目】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部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深时生命与环境演化(202401–),项目编号:2652023001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项项目, 以兴趣为导向的地球科学传播和普及实践探索(202101–202112),项目编号:42042008,参与,金额15万元
  3. 刘宝珺地学青年科学基金暨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蜥蜴的形态学与色素体(重点资助,201907–202107),项目编号:DMSMX2019008,主持,金额4万元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大陆演化与季风系统演变(201901–202312;202404-202812),项目编号:41888101,42488201,参与,金额100万元
  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求真学人”人才支持计划经费,缅甸北部白垩纪琥珀脊椎动物群的结构及多样性(2019–2021), 项目编号:3-7-5-2019-03,主持,金额60万元
  6.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西藏昌都地区恐龙及其他四足类足迹的形态学与演化(201901–202012),项目编号:LVEHO19004,主持,金额10万元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早白垩世陆地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综合研究(中国陆相白垩纪科学钻探高分辨率古环境记录与古气候演化子课题)(201801–202212),项目编号:41790455,参与,金额532.5万元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中国兰州-民和盆地恐龙及其他四足类足迹的形态学与演化(201801–202112),项目编号:41772008,主持,金额80万元
  9. 教育部,基本科研费优秀教师基金项目,山东沂沭断裂带早白垩世恐龙足迹群的形态学与演化(201707-201911),项目编号:2652017215,主持,金额27万元
  10. 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山东早白垩世恐龙足迹群的地质年代学研究(20171120–30),项目编号:2652017280,主持,金额3.1万元
  11.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华北土城子组恐龙足迹群的形态学与演化(201707–202006),项目编号:No. 173127,主持,金额8万元
  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 邢立达团队(人才)经费,缅甸白垩纪琥珀脊椎动物内容物(蛇类与两栖类)研究(2017),主持,金额15万元
  13.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NGS),时间胶囊:白垩纪晚期缅甸琥珀中木乃伊化恐龙(201601–201901),项目编号:EC0768-15,主持,金额30万元
  14. 中国綦江国家地质公园,古生物资源调查研究项目(2016)恐龙足迹专项,主持,金额8万元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项基金项目, 红色小恶魔——火蚁入侵(3D)(20140101–20151231),项目编号:31320002,参与,金额12万元
  1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中国西南恐龙足迹研究(2013–2015),项目编号:51223229,主持,金额13万元
  17.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新疆乌尔禾古鸟-恐龙足迹群的形态学与对比研究(2010–2012),项目编号:2011LESV008,主持,金额3万元
  18. 中国重庆市綦江区区政府,特别科研资助项目,重庆綦江古生物化石研究(2007–2015),主持,金额20万元

【国际交流】

  • 2025年2月9日—15日,日本东京-福井,“日中植树造林国际联合事业”2024年度日中恐龙交流青少年代表团。
  • 2024年5月11日—12日,保加利亚,第14届索非亚科学节,讲座,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在保开展科普活动。激发了保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学习科学、了解中国的热情。索非亚科学节由“美丽科学”基金会承办,是保最大的科普宣传活动。中国驻保加利亚使馆是本届索非亚科学节的协办单位之一。
  • 2023年8月19日—26日,日本东京-福井-大阪,“日中植树造林国际联合事业”2023年度日中恐龙交流青少年代表团 暨DDE青少年日本恐龙探索之旅。从19日至24日,日媒(不含维特和面书)至少16家媒体做了相关报道。国内在微博账号做了初步的介绍,#一封来自日本恐龙的邀请函# 为话题词,29篇原创量得到了1160.8万阅读量,304讨论量,5631互动量。

【展览】

  • 2023年04月25日—2024年2月25日,福建厦门,厦门科技馆,《寻龙记 恐龙化石科考展》 , 联合策展人(钮科程,邢立达):福建省迄今最大规模的自然科学类硬核展览,福建恐龙成果的联合展,暑期两个月票房破千万的现象级大展,参观人数43.8万人次
  • 2025年03月11日—2025年6月1日, 浙江杭州,遇见博物馆-杭州馆,《恐龙化石特展,中华恐龙王国实录》,联合策展人(李大庆,邢立达),策展团队成员:王董浩,陈祈妍,刘霖,金予飞,王星博,李佳隆,汪夫焕,杨欣囡

【部分科普讲座】

  • 2024年12月31日,上海,       上海科技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主办的“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科学新年大会暨腾讯科技之夜《跟我一起追踪恐龙吧!》
  • 2024年12月21日,河南郑州,河南自然博物馆 自然大讲堂《恐龙的下一步?让我们去追踪恐龙吧》
  • 2024年10月20日,江苏仪征,仪征中学 《恐龙猎人——穿越时空的恐龙革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质生源基地”授牌仪式
  • 2024年09月15日,安徽合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博物讲堂 《给恐龙看病:浅谈古病理学》
  • 2024年08月30日,浙江杭州,钱塘大讲坛《一件恐龙化石 探索自然历史深处的奥秘》
  • 2024年07月16日,陕西西安,陕西自然博物馆 x 万代模型《我们是如何研究恐龙的?》
  • 2024年06月28日,上海,       上海科技馆“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2024 恐龙学的革命》
  • 2024年06月01日,北京,       CCTV一套《开讲啦》《神秘的恐龙足迹》
  • 2024年05月18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讲座《足迹追踪者》
  • 2024年05月12日,保加利亚,第14届索非亚科学节,《我们如何追踪恐龙》
  • 2024年04月22日,北京,       北师大三帆小学朝阳校区,《恐龙足迹》
  • 2024年04月21日,浙江杭州,浙江地质博物馆,浙地博讲坛,《时光胶囊,琥珀中的恐龙世界》
  • 2024年04月20日,北京,       世界读书日湛庐420大会《恐龙时代的新启示与新思考 》
  • 2024年04月16日,北京,       北京市鼎石学校,《探秘恐龙世界》
  • 2024年04月06日,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凯文学校,小学部《和我一起追踪恐龙!》
  • 2024年04月02日,北京,      生命通识学院《琥珀中的白垩纪动物世界》
  • 2024年03月21日,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凯文学校,中学部《一场恐龙学的革命》
  • 2024年01月22日,广东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认识科莫多龙》
  • 2023年09月22日,北京,       北京十一学校 名家大师进校园 《恐龙能复活吗?》
  • 2023年09月17日,江西南昌,东华理工大学“全国科普日”《柯南·神话·老虎魂魄 一场恐龙学的革命》
  • 2023年05月18日,广西南宁,广西自然博物馆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暨‘遇见恐龙’展览” 《足迹追踪者》
  • 2023年03月07日,北京,       北京市鼎石学校,《我们是追踪恐龙的人》
  • 2023年03月03日,广东广州,广州清华附中湾区学校,珠江科学大讲堂,《和我一起追踪恐龙》
  • 2022年12月14日,宁夏西宁,宁夏地质博物馆《恐龙的发现、研究与科普》
  • 2022年12月07日,陕西西安,长安大学《恐龙学的革命》
  • 2022年09月14日,福建厦门,厦门市科协 2022年厦门市“全国科普日”《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恐龙?》
  • 2022年09月12日,福建厦门,厦门科技馆,《恐龙能不能复活?》
  • 2022年07月31日,北京,       北京大学-北京市科协“星辰计划”培训班,《传播与收获  古生物学的普及与社会的正反馈》
  • 2022年07月30日,北京,       日本驻华大使馆,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活动,《我们是如何追踪恐龙的?》
  • 2022年04月12日,北京,       中关村三小(南校区)大家讲堂,《追踪恐龙的人》
  • 2022年03月30日,北京,       中关村三小(北校区)大家讲堂,《除了招猫逗狗,我们还可以追踪恐龙!》
  • 2021年12月31日,江苏南京,江苏卫视2022跨年知识大会《恐龙还没有灭绝,恐龙还在天上飞》
  • 2021年12月13日,北京,       中关村二小(华清校区),《我们是怎么研究恐龙的?》
  • 2021年10月23日,四川自贡,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百度百科 “万物共生”生物多样性科普计划《探秘中国的侏罗纪世界》
  • 2021年10月19日,北京,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我们是怎么研究恐龙的?》
  • 2021年10月16日,北京,       第三届全球硬科技嘉年华In-tech星空演讲,《神奇动物在哪里?》<
  • 2021年10月12日,广东深圳,腾讯互娱高端论坛,《探秘恐龙世界,来自远古世纪的呼唤》
  • 2021年10月11日,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拔尖计划2.0全国线上书院主题活动《我们是怎么追踪恐龙的?》
  • 2021年10月01日,云南禄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生物多样性大会特别节目“远古的呼唤—云南禄丰恐龙化石科考发掘"大型直播现场嘉宾,介绍恐龙化石、足迹、古病理学等领域知识
  • 2021年09月17日,北京,       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国家自然基金科普专项讲座《我们是怎么追踪恐龙的?》
  • 2021年09月12日,北京,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稻香湖校区,《我们是怎么追踪恐龙的?》
  • 2021年06月26日,江苏南京,鼓楼区图书馆·盛夏阅读季,《还原恐龙印记》
  • 2021年04月18日,澳门,       TEDx MacauUST,桥梁 | 《恐龙也跨界》
  • 2021年01月26日,厦门,       厦门科技馆,《福建发现恐龙啦!》
  • 2020年12月5-6日,广东深圳,2020深圳书展,《恐龙猎人——穿越时空的恐龙革命》
  • 2020年10月31日,湖北武汉,第十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5),《时光胶囊,琥珀中的恐龙世界》
  • 2020年10月18日,四川成都,“恐龙男孩·邢立达少年阅读”系列图书讲座,《你不知道的恐龙》
  • 2020年09月13日,北京,      北京科学中心 “首都科学讲堂” ,《恐龙大肚子里的最后一餐》
  • 2020年08月28日,贵州贵阳,贵州省博物馆,《不可思议的恐龙足迹》
  • 2020年01月24日,广东深圳,深圳卫视 2020知识春晚,《怎样把自己玩成一个专家》
  • 2020年01月11日,北京,      北京科学中心 “首都科学讲堂”  ,《真实的白垩纪,琥珀中的恐龙世界》
  • 2019年12月22日,浙江宁波,天一讲堂总第752讲,《时光胶囊:琥珀中的恐龙世界与文化之旅》
  • 2019年12月02日,陕西勉县,南方周末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心企业计划共同主办的“阳光关爱·乡村儿童阅读推广计划”,《邢立达给孩子的恐龙饕宴》
  • 2019年09月28日,北京,       华为 DigiX Talk,《一窥真实的白垩纪》
  • 2019年09月13日,上海,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如何科学地“吃掉”一只恐龙?》
  • 2019年09月09日,北京,       中国科学院“SELF格致论道”讲坛,《我们为什么研究恐龙  我们又究竟在研究什么》
  • 2019年09月07日,四川成都,TEDx Chengdu,Theme: Character Adapted | 角色认领,《并不虚无的神话   神话 x 古生物》
  • 2019年08月04日,四川成都,新浪微博超级红人节,《我的科研和科普日常 微博 x 古生物》
  • 2019年07月21日,广东广州,广东省博物馆,《恐龙学的革命》
  • 2019年07月20日,广东深圳,深圳会展中心与深圳罗湖区罗湖图书馆,《邢立达给孩子的恐龙饕宴》读者见面会
  • 2019年06月25日,广东潮州,韩山师范学院,《恐龙学的革命》
  • 2018年12月02日,北京,       今日头条 海绵演讲系列活动第4场,《恐龙生病了》
  • 2018年11月11日,安徽合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博物讲堂第二十二讲,《打开时光胶囊,揭秘白垩纪琥珀中的恐龙世界》
  • 2018年11月08日,广东深圳,深圳虚拟大学园空体新媒体实验室,《恐龙的革命》
  • 2018年07月21日,上海,       上海自然博物馆绿螺讲堂第115期暨“新问题沙龙”第10期讲座,《恐龙时代最神秘的动物(琥珀蛇)》
  • 2018年06月23日,湖北武汉,一席YiXi,第596位讲者,《恐龙足迹》
  • 2018年04月28日,北京       ,中国科学院“SELF格致论道”讲坛,《发现第一枚恐龙琥珀》
  • 2018年01月15日,广东深圳,TEDx Yantian,Theme: MO : mutual help and relationship | 互助与关系,《恐龙足迹》
  • 2017年10月29日,广东深圳,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omics,ICG(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科普嘉年华,《琥珀中的恐龙》
  • 2017年06月24日,上海,      上海自然博物馆绿螺讲堂第78期暨“新问题沙龙”第6期讲座,《琥珀中的雏鸟》
  • 2016年12月21日,北京,      新浪科技主办的新浪“2016年度科技风云榜”颁奖盛典,《我是如何在琥珀里发现恐龙的》
  • 2016年12月09日,上海,      上海自然博物馆绿螺讲堂第57期暨“新问题沙龙”的首期讲座,《真实的恐龙来了!》
  • 2014年09月11日,上海,      上海自然博物馆绿螺讲堂第47期,《龙之国度——来自中国的恐龙追踪者》

【论著】

发表和已接受文章200余篇,SCI索引刊物200余篇;此外有专著一部。
发表杂志包括《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Current Biology》、《Evolution》等国际刊物。
文章目录详见
英文版首页


【教学法论文】

邢立达. 2016. 古生物慕课的创建及其在中国的授课与启示. 高校地球科学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p243-247.


【科普书】

  1. 邢立达, 董亚楠. 2020. 恐龙理发师. 邢立达的恐龙实验室(全3册).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71405786
  2. 邢立达, 袁粒铭. 2020. 恐龙诊所. 邢立达的恐龙实验室(全3册).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71405793
  3. 邢立达, 陈羿谷. 2020. 恐龙侦探. 邢立达的恐龙实验室(全3册).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71405816
  4. 邢立达, 2021. “杨教授运回了一条龙”:杨钟健和恐龙的故事. 明灯科学家绘本丛书(全10册). 晨光出版社. ISBN: 9787571510718

【教育背景与简历】

2010.1–2012.6,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物科学系硕士研究生,导师为菲利普·柯里教授(Philip J. Currie),合作导师为徐星研究员(中科院古脊椎所)
2012.9–2016.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张建平教授,万晓樵教授,副导师为李大庆教授,顾问为徐星研究员和马丁·洛克利教授(Martin G. Lockley)。
2016.6–2016.12,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讲师。
2017.1–至今,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

-------------------------------------------------------------
*该奖创立于1997年,颁给那些在沉积地质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青年科学家,这也是该奖项首次颁发给中国人。

 

 

Copyright© 1998–2025 Xinglida. 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