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apers

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早白垩世鸟类足迹主导-恐龙足迹组合

邢立达1,2, 杰瑞德 D.哈里斯3, 贾程凯4, 罗正江4, 王申娜5, 安建福6
1. 阿尔伯塔大学 生物科学系,加拿大 埃德蒙顿 T6G 2E9
2. 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北京100044
3. 迪克西州立学院 自然科学系,美国 犹他 84770
4.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克拉玛依
5. 寐龙主题探索,北京
6.新疆克拉玛依魔鬼城恐龙奇石馆,克拉玛依

摘要:我们记述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吐谷鲁群下白垩统下部一批几乎孤立的鸟类以及非鸟恐龙足迹。该区的鸟类足迹被归入道氏韩国鸟足迹(Koreanaornis dodsoni,新种)、高城鸟足迹未定种(Goseongornipes isp.)、水生鸟足迹未定种(Aquatilavipes isp.)和强壮魔鬼鸟足迹(Moguiornipes robusta,新属新种)。其中,魔鬼鸟足迹很可能代表着一类有着瓣蹼足的古鸟类。这些涉禽形态的鸟类足迹是吐谷鲁群存在古鸟类的确凿证据,极大丰富了吐谷鲁群下部动物群的多样性。该区域鸟类足迹还可以与韩国金东组,美国达科他组对比。非鸟恐龙足迹则包括了似嘉陵足迹未定种(cf. Jialingpus isp.)、亚洲足迹未定种(Asianopodus isp.)和卡岩塔足迹未定种(Kayentapus isp.)。这是嘉陵足迹首次出现在下白垩统地层,亚洲足迹未定种和卡岩塔足迹未定种的发现则增加了该两属足迹的地理分布。

关键词:吐谷鲁群下部下白垩统韩国鸟足迹高城鸟足迹水生鸟足迹魔鬼鸟足迹

新闻通稿                Download PDF

魔鬼城的恐龙足迹

中国西藏恐龙足迹的首次记录

邢立达1,2,杰瑞德D.哈里斯3,菲利普 J. 柯里1
1. 阿尔伯塔大学 生物科学系,加拿大 埃德蒙顿 T6G 2E9
2. 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北京100044
3. 迪克西州立学院 自然科学系,美国 犹他 84770

摘要:记述了中国西藏昌都地区莫荣化石点的三道蜥脚类恐龙行迹,共八个足迹,这些足迹被归入雷龙足迹(Brontopodus)。这些具有宽或亚宽的行迹表明,早-中侏罗世的昌都地区可能生活有大型的巨龙形类。该发现还表明,西藏昌都地区的蜥脚类恐龙动物群不仅具有与四川盆地蜥脚类动物群相同的要素,还可能具有更多样化的动物区系成分。

关键词:早-中侏罗世,蜥脚类足迹,巨龙形类,雷龙足迹,昌都地区,西藏

新闻通稿                Download PDF

昌都“大脚印”特写(摄影 / 李力)

江苏下白垩统孟疃组的恐龙足迹群及蜥脚类足迹形态的多样性

邢立达1,2,杰瑞德D.哈里斯3,贾程凯4
1. 阿尔伯塔大学 生物科学系,加拿大 埃德蒙顿 T6G 2E9
2. 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北京100044
3. 迪克西州立学院 自然科学系,美国 犹他 84770
4.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中国江苏省东海县南古寨孟疃组发现了数种恐龙足迹,包括兽脚类足迹和蜥脚类足迹。这些足迹出现在同一层位的四个相邻的足迹化石点。这些足迹化石点至少保存了三种不同形态的兽脚类足迹和未成年—成年的蜥脚类足迹。南古寨三号足迹化石点的兽脚类足迹和蜥脚类足迹出现了“回填”现象,这是附带沉积物与基底相互作用产生的流体和塑性行为下形成的。

关键词:蜥脚类足迹,似雷龙足迹未定种,兽脚类足迹,孟疃组,早白垩世

新闻通稿                Download PDF

马陵山恐龙足迹群三号化石点的分布图

山东诸城盆地莱阳群下白垩统的非鸟恐龙与鸟足迹组合

邢立达1,2,杰瑞德D.哈里斯3,王克柏4,李日辉5
1. 阿尔伯塔大学 生物科学系,加拿大 埃德蒙顿 T6G 2E9
2. 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北京100044
3. 迪克西州立学院 自然科学系,美国 犹他 84770
4. 诸城市旅游局,山东 潍坊 262200
5.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 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中国山东省诸城盆地张祝河湾村下白垩统杨家庄组发现了非鸟恐龙(蜥脚类和鸟脚类)与古鸟类足迹。该足迹点的非鸟恐龙足迹深受水浸沉积物的影响,造成了强烈变形。蜥脚类足迹的前后足迹面积相近,造迹者行进缓慢。鸟脚类足迹属于禽龙-鸭嘴龙类型足迹。古鸟类足迹并不类似于中国以往发现的中生代鸟类足迹,而是类似于韩国滨水鸟类足迹的金东鸟足迹(Jindongornipes)。讨论了莱阳足迹(Laiyangpus)和拟跷脚龙足迹(Paragrallator,亦译为拟似鹬龙足迹),前者因模式标本遗失而不明确,后者可归入安琪龙足迹未定种(Anchisauripus isp)。这批足迹的发现大大增加了山东省东部恐龙的多样性。

关键词:诸城盆地,早白垩世,杨家庄组,山东,蜥脚类足迹,鸟脚类足迹,鸟类足迹

新闻通稿                Download PDF


河北侏罗-白垩纪界线的最古老的恐爪龙类足迹

邢立达1)*, 杰瑞德D.哈里斯2), 孙登海3), 赵慧强4)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2)迪克西州立学院 自然科学系,美国犹他 84770
3)赤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张家口 075500
4)赤城县国土资源局,河北张家口 075500

摘要:记述了中国河北省赤城县倪家沟化石点一组恐龙行迹,并命名一新属新种——中国猛龙足迹(Menglongipus sinensis ichnogen. et ichnosp. nov.)。足迹来自土城子组,位于侏罗-白垩纪界线。相邻的义县组曾发现了最古老的恐爪龙类骨骼化石,而中国猛龙足迹的发现表明恐爪龙类早在义县组之前便出现在该地区。中国猛龙足迹的造迹者体长约65厘米,非常接近于基干的近鸟类。此外,为四川伶盗龙足迹(Velociraptorichnus sichuanensis)的模式标本提供了更多细节,并讨论了驰龙类足迹型与其他兽脚类足迹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恐爪龙类足迹 中国猛龙足迹 似鹬龙足迹 土城子组 侏罗-白垩纪界线

新闻通稿                Download PDF

驰龙类的狩猎

记南雄盆地上白垩统主田组鸟脚类足迹及中国已命名大型鸟脚类足迹的属级新观察

邢立达1*, 杰瑞德D.哈里斯2, 董枝明3, 林有利4, 陈伟5, 郭盛斌4, 季强1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2)迪克西州立学院 自然科学系,美国犹他 84770
3)中国科学院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100044
4)南雄市国土资源局,韶关 512400
5)重庆市自然博物馆,重庆 400013

摘要:记述了中国广东省南雄盆地上白垩统主田组3组恐龙行迹,由杨梅坑足迹点的足迹命名了南雄鸭嘴龙足迹(Hadrosauropodus nanxiongensis ichnosp. nov.)一新种;古市足迹点的足迹归入鸭嘴龙足迹一未定种(Hadrosauropodus isp.)。这是中国鸭嘴龙足迹属的首次描述,将该足迹的分布从北美拓展至中国,并为南雄盆地存在大型的鸭嘴龙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作者还整理了中国已描述的大型鸟脚类足迹:中国足迹(Sinoichnites)被定为非正式的塑模标本;扬子足印(Yangtzepus)被归入兽脚类足迹;禽龙足迹(Iguanodonopus)被认为是裸名,归入禽龙足迹(Iguanodontipus);嘉荫足迹(Jiayinosauropus)增加了新材料并得以具体描述;内乡足迹(Neixiang Footprint)得以重新描述。

关键词:南雄盆地,晚白垩世,主田组,南雄鸭嘴龙足迹,杨子足迹,禽龙足迹,嘉荫足迹,内乡足迹

新闻通稿                Download PDF 3651K


中国辽宁省四合屯下白垩统义县组的兽脚类足迹化石和可能的造迹者

邢立达1*, 杰瑞德D.哈里斯2, 冯向阳3, 张志军3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北京 100037
2) 迪克西州立学院 自然科学系,美国犹他 84770
3) 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北京 100034

摘要:记述了中国辽宁省四合屯下白垩统义县组三个半恐龙足迹,归入似鹬龙足迹(亦译为跷脚龙足迹)一未定种(Grallator isp.)。这是义县组恐龙足迹化石的首次描述。该行迹至少由三个造迹者所造。从足迹推断恐龙体长1.51米,这属于义县组兽脚类恐龙较为普遍的体长范围。作者重建了尾羽鸟(Caudipteryx)和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的足部,前者的足迹轮廓与似鹬龙足迹未定种的吻合度超过后者。根据化石记录,似鹬龙足迹类型可能广泛存在于义县组的各种中小型兽脚类(驰龙类与伤齿龙类除外)中。

关键词:辽宁四合屯,义县组,下白垩统,似鹬龙足迹,造迹者

新闻通稿                Download PDF 698K


记云南禄丰组最古老的恐龙足迹及张北足迹的新观察

邢立达1,2*, 杰瑞德D.哈里斯3, 关谷透4, 藤田将人5, 董枝明2,6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北京 100037
2) 禄丰恐龙研究中心,中国云南 651200
3) 迪克西州立学院 自然科学系,美国犹他 84770
4) 吉林大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中国长春 130026
5) 富山市科学博物馆,日本富山 939-8084
6)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北京 100044

摘要:记述了中国云南省禄丰县腰站乡禄丰组两个恐龙足迹,命名了棋盘张北足迹(Changpeipus pareschequier ichnosp. nov.)一新种。这是禄丰组首次发现恐龙足迹化石,也是禄丰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恐龙足迹。作者重新观察并修订了张北足迹一属的属征。滦平张北足迹(Changpeipus luanpingeris)应为石炭张北足迹(Changpeipus carbonicus)的亚成年个体,为同物异名。此前被认为是石炭张北足迹(Changpeipus carbonicus)前足迹的IVPP V2472 2a,应为其未成年体的后足迹。张北足迹与卡岩塔足迹(Kayentapus)类似。综合种种特征,棋盘张北足迹(新种)的造迹恐龙很可能为禄丰组的腔骨龙类(Coelophysoidea)。

关键词:云南禄丰、禄丰组、下侏罗统、张北足迹、卡岩塔足迹

新闻通稿                Download PDF 3.36M


自贡晚侏罗世剑龙类皮肤印痕化石新观察

邢立达1,彭光照2 ,舒纯康2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2,自贡恐龙博物馆,自贡 643013

摘要:重新观察了四川自贡晚侏罗世上沙溪庙组巨棘龙皮肤印痕化石。化石材料清楚地显示巨棘龙体被鳞片。这些鳞片总体镶嵌排列成网状。大多数鳞片呈五边形,少数呈四边形或六边形。鳞片之间以沟缝相接。小鳞片中散布有少量五边形或六边形的大鳞片,每枚大鳞片被13-14枚鳞片所环绕。鳞片表面粗糙,不存在“瘤状小突”,有条索状隆突。条索状隆突可降低环境光线造成的眩光,降低鳞片表面整体亮度水平。从原始埋藏位置和鳞片分布推测四川巨棘龙皮肤印痕化石的身体位置可能为前肢的肘关节及其邻近的上臂、体侧皮肤。

关键词:剑龙类皮肤印痕化石,巨棘龙,上沙溪庙组,晚侏罗世,漫反射

新闻通稿                Download PDF 596K


重庆綦江中白垩统夹关组恐龙足迹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邢立达1,2),王丰平3),潘世刚4),陈伟5)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2)中国禄丰恐龙研究中心,云南,651200
3)重庆市綦江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401420
4)禄丰县恐龙博物馆,云南,651200
5)重庆市自然博物馆,400013

摘要:记述了来自重庆綦江中白垩统夹关组恐龙足迹群,命名了甲龙亚目的中国綦江足迹(Qijiangpus sinensis ichnogen. et ichnosp. nov.)、兽脚亚目的敏捷舞足迹(Wupus agilis ichnogen. et ichnosp. nov.)和鸟脚亚目的炎热老瀛山足迹(Laoyingshanpus torridus ichnogen. et ichnosp. nov.)和莲花卡利尔足迹(Caririchnium lotus ichnosp. nov.)等新属种。中国綦江足迹是中国首次发现甲龙类的足迹。莲花卡利尔足迹提供了鸭嘴龙类在各发育阶段所留下不同的足迹。

关键词:重庆綦江;夹关组;中白垩世;甲龙亚目;鸟脚亚目;兽脚亚目

新闻通稿                Download PDF 2.83M

  

Number of Visits:
Copyright© 1998-2010 Xinglida.net All rights reserved